2015年3月28日 星期六

你的破銅爛鐵是我的寶物? 難以理解對方的情意—談亞斯伯格症特質

        日前台北市長柯文哲醫師收到英國交通部長贈送懷錶,記者詢問他收到這樣的禮物是否有「送終(鐘)」的不當聯想,柯市長以「轉送給別人就好」、「破銅爛鐵可以回收」來回應。早在柯醫師參選時,部分驚世言行就已經被各界認為有亞斯伯格症候群(Asperger Syndrome)的特質。難以理解對方情意、僅能就字面上了解對方的意思,是亞斯伯格症患者的常見特質。

  大部分的人能根據社會情境推論出來,禮物代表的意義遠超過實質的價值和實用性,象徵雙方的友好,但這份禮物「跟我有什麼關係」才是亞斯伯格症患者的腦海中主要處理的訊息。柯市長被引導到不擅長的「理解社會脈絡」的問題,當下只根據自己過去作為外科醫師不忌諱死亡和隨時隨地有時間可以看,推論出自己不需要這只懷錶,甚至聯想到「說不定其他人會需要」,脫口而出轉送給別人或回收的答案。

  這個情境無關對錯,卻常造成亞斯伯格症特質者與一般人的人際接觸上的摩擦。心理師在與個案進行心理治療的過程,也常發生類似的插曲。有一次個案滔滔不絕描述他的作業寫得有多麼完美,我想委婉地打斷他:「雖然我沒看到你的作業,但聽你講得這麼仔細就知道一定寫得非常棒......」,話還沒講完,個案就眼睛一亮,猜猜看他怎麼回應?

  「對!妳沒有看到我的作業,我現在就回去拿來給妳看!

  這位個案讀不出我所表達的「我已經知道你的作業寫得很棒,可以不用再說了」,而只專注在實際上我沒有看到他的作業,才有如此回應。有些患者難以理解某些句型,例如反問句:「你覺得這篇文章還蠻有趣的,不是嗎?」或雙重否定句:「我不是不喜歡音樂、我超愛的!」這些句型帶有隱藏的情緒意義或牽涉觀點取替(perspective taking),亞斯伯格症患者難以站在他人角度思考,所以覺得「一般人的想法」真是太不符合邏輯了!

        幸虧,多數的亞斯伯格症患者的智力與一般人無異,因此只要把問題用比較直接、簡單的句型重複一次,大部分的患者都可以理解。依照特質程度不同,個別化的社交技巧訓練,可增進亞斯伯格症特質者對社會脈絡的理解,並協助患者面對因不了解社會脈絡而產生的不適應情緒。亞斯伯格症患者的陪伴者或照顧者,也因情緒能量大幅損耗,需要更多情緒支持。這個天生的障礙,若有足夠的耐心和訓練,也會成為社會的寶物。



本文為台北醫學大學學生輔導中心之心衛即時通專欄所寫。


2015年3月25日 星期三

智者還是愚人? —淺談亞斯伯格症的心理社會特質


[寫在前面] 雖然根據最新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V, DSM-5),亞斯伯格症(Asperger syndrome)不再獨立為一個診斷,而是併入自閉症類群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但在臨床表現上,亞斯伯格症患者的心理社會特質仍讓人印象深刻。


愛打扮的國王喜歡穿新衣裳,有一天,來了兩個自稱能做出全世界最美麗的衣服的騙子,宣稱他們織出的布,愚蠢的人都看不見。國王聘用了他們,兩個騙子在空空如也的織布機上煞有其事地忙了起來。

國王看到「新衣」時,因為不願意承認自己的不聰明,只好穿上它亮相;大臣和百姓們,因為害怕自己說什麼也沒看到會被當成愚蠢的人,只好紛紛讚美國王的新衣真美麗。直到天真的小孩指出:「國王根本沒有穿衣服!」這場鬧劇才軋然而止。

亞斯伯格症患者常具有這位天真的小孩勇敢指出錯誤的特質,其診斷要件包括「社交及溝通缺損方面的症狀」和「侷限重複行為及興趣方面的症狀」。患者的正直和不畏批評,剛好源自於他們不顧社會情境只在乎真理、固執追求正確的特質。

各位身邊周遭,是否也有在課堂上毫不留情地指出老師或同學的錯誤,對講義上錯字或文字邏輯非常在意,或是不顧場面直接說出自己心裡想法的天真朋友呢?有些亞斯伯格症患者會對特定領域有異於常人的興趣和知識,就好像是個學識豐富的智者,但偶爾出現的「仗義執言」,卻又讓他們看起來好像愚人!
    
這樣的特質在不同的心理社會情境下,會使人對亞斯伯格症患者的印象有時正面有時負面,也影響了旁人對待亞斯伯格患者的方式。有時候大家很喜歡他們天賦異稟的偵錯能力,有時候卻受不了無情的批評。這也常使亞斯伯格症患者感到無所適從,不解自己到底在別人眼裡是怎麼樣的人。

其實,彼此關懷,真誠欣賞,並將亞斯伯格症視為「特質」而不是一味強調「病態」,都有助於這個特質在適當情境中發揮最大的功能,減少不適應情緒的發生。畢竟,指出國王沒穿衣服的天真小孩打破了鄉愿,是我們這個社會中不可或缺的正直力量。


本文為台北醫學大學學生輔導中心之心衛即時通專欄所寫。






2015年3月18日 星期三

探索與承諾:選擇我要的大學生活


    從小一起長大的四個好朋友大明小華阿祥浩浩,上了大學後呈現了不同的生活。

    大明的老爸是醫師,所以即使大明不知道自己喜不喜歡,就早早立定志向要成為白袍的一員,重考加轉系終於進了醫學系;不像小華小華每天都在嘗試不同的事物,週一吉他週二熱舞週三調酒週四法文週五管絃樂週末自行車,好像沒有定下來過。阿祥先前也參加了不少活動,最近跟了系上的教授的實驗室,專心做專題。浩浩很宅,整天待在學校或宿舍,從來不見他對什麼事情有興趣或是認真參加什麼活動,幾乎沒有人跟他往來。

    你的大學生活也像他們之中的任何一位嗎?你也找到了你認同的事物,或是仍在摸索?
  
  心理學家James Marcia 透過與青年的深入晤談,發現青年的認同可以從「承諾」(commitment)和「探索」(exploration)兩個方面來談。他提出了四種「認同的動態」,分別是「早閉型認同」(foreclosure)、「未定型認同」(moratorium)、「定向型認同」(identity achievement)、和「迷失型認同」(identity diffusion)

  早閉型認同是指已經對特定目標或價值做出承諾,但在此過程中並未做足夠的探索;如前述的大明,所唸的科系是由父親決定,而非由自己思考後而產生。Marcia認為,一旦經歷到「認同危機」,也就是當一個人過去相信的價值遭到挑戰,就會跳脫出早閉型認同。

        未定型認同則是仍在探索的階段,尚未對做出承諾;如同小華的案例。這類認同的特色是透過不斷地嘗試、摸索,積極尋找解決認同危機的方法;然而,Marcia指出處在這類認同動態的人有最高的焦慮感,因為此刻的世界對他們來說是難以預測的。

  定向型認同代表一個人已經對自己探索的結果產生承諾,通常是經歷了一段認同危機後產生的;如阿祥的案例。早閉型認同者經過探索、或是未定型認同者做出承諾,都會進入到這個階段。大明可透過探索來找出選擇念醫學系的理由、甚至是轉換跑道;小華也可在探索之後,使自己投身於某個目標,進而成為定向型認同者。

  沒有探索也沒有承諾則是迷失型認同,是最單純但也最不成熟的狀態。迷失型認同者可能是尚未經歷認同危機、低興趣、或是總是懸而不決,然而他們可能不會感到焦慮。就像浩浩的狀況,迷失型認同可能會導致社會孤立。

  你我都可能在四個不同的認同動態之間停留、流轉,經歷認同的危機引發的探索後,我們可能改變承諾、或是更堅定自己所信的事物。你也選擇了你要的大學生活了嗎?




參考資料:
Marcia, J. E. (1980). Identity in adolescence. 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 9, 159-187.
Marcia, J. E. (1966).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ego-identity statu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5), 551.

本文最初發表於北醫心衛即時通網站。這是我第一篇以校園心理師的身分(當時為台北醫學大學學生輔導中心兼任臨床心理師)所寫的文章,這個主題也是我最喜歡的心理成長議題之一。